机械-聚酯薄膜生产技术与市场概况(二)
目前,市场上的聚酯薄膜大多数都是单层结构的薄膜。而生产这些薄膜所用的原料,基本上分以下3部分组成:1是空白切片(不含改性和其他添加剂的聚酯树脂);2是母切片(含有高浓度添加剂的聚酯树脂);3是回收切片。 原料切片的质量对聚酯薄膜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,1般可通过控制切片的特性粘度、熔点、2甘醇、水分、灰份、羧基、凝聚粒子等参数来保证聚酯薄膜的性能。 而用户在使用纤维级大有光切片加工BOPET进程中,存在拉膜慢、薄膜色泽发灰、薄膜表面不光滑等问题。开发膜用PET光片专用基料,在技术上主要是通过优化工艺,调解添加剂用量,实现对特性粘度、DEG及色值的控制。下表为普通大有光切片和膜用聚酯专用基料质量指标的对比。 膜用聚酯专用基料经使用后,在拉膜成型性能和薄膜透明度、色泽方面有了较大改进。下1步开发添加1定含量无机物的膜用切片,提高拉膜速率,进1步提高树脂基料的加工性能。 聚对苯2甲酸丙2醇酯(PTT)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上开发成功的1种极具发展前程的新型聚酯材料,它是由对苯2甲酸2甲酯(DMT)或对苯2甲酸(PTA)和1,3-丙2醇(1,3-PDO)聚合而得的聚酯树脂。PTT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、电气性能、机械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,可广泛利用于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领域,1998年被美国评为6大石化新产品之1。PTT和PET同属聚酯1族,2者具有共混改性的条件。当PET添加适当PTT熔融共混,可改进膜用PET的后加工性能及成品膜的机械性能,因此,PET/PTT共混已遭到国内外膜用聚酯原料研究领域的关注。 视察不同配比的DSC热谱图,发现都只有1个介于PET和PTT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的Tg峰。根据Tg法对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判断:相容体系①只有1个Tg;②Tg1 PTT与PET在分子构象上只差了1个碳原子,在晶态结构上与PET存在较大的差异。PTT的机械力学性能主要由亚甲基的内旋转和分子间力等因素决定的,PTT中的亚甲基呈螺旋排列方式,其晶格堆积却比PET的要疏松很多。因此相对PET而言, PTT具有良好的透明性、耐热性和加工性等特点,可用作薄膜。据日本公然专利报道,经改性的PTT可用于制作耐热容器,磁记录盘和需要透明性好的包装薄膜等拆迁房子会赔装修费吗。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聚酯瓶回收已成为环保界关注的问题。聚酯瓶外包装膜多为PE或其它高分子热收缩膜,需分瓶体和外包装膜两道回收工艺,且外包装膜不能再利用,大大增加了聚酯瓶回收获本。目前国内PTT还没有工业化,价格较高。因此通过开发PET/PTT共混聚酯加工成外包装薄膜,将减少1道回收工艺,大大降落回收获本,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。 通过在对苯2甲酸和乙2醇的聚合进程中引入第3共聚单体,破坏全部分子结构的有序对称性,从而破坏其结晶性能,得到结晶度大大降落乃至得到完全非晶的PET,从而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明性。通过用CHDM替换部分EG或用IPA替换部分TPA进行改性PET的生产,使产品获得良好的透明度,同时可以提高产品的玻璃化温度,改进其使用时的耐温性能,还降落了熔点,从而降落了加工温度,改进加工成型性,有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前景。 PETG的物理特性为非晶体,100%无定形,常温下为球状小颗粒,同扁平(或圆柱)状小颗粒相比具有更市制容积密度,更容易挤压输出,熔点可到达220℃,玻璃化转化温度为88℃,除具有耐热性、耐化学腐蚀性的特点,还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能(高透光性、高光滑和低光晕)、突出的可印刷性、高韧性、高强度、易加工定型的综合特性,冷状态没有应力白。 PETG可专门利用于高性能收缩膜,有大于70%的终究收缩率,可制成复杂外形容器的包装,具有高吸塑力,高透明度,高光泽,低雾度,易于印刷,不容易脱落,存储时自然收缩率低,利用于饮料瓶、食品和化装品包装、电子产品标签,1改传统包装膜不透明或包装效果差的缺点。PETG易于加工、可回收使用及环保等性能,更符合了现代生产商家的要求。目前消费者对商品的外表包装要求越来越高,这就使化装品包装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。要到达美观、质感良好及经久耐用,对设计者提出了很高要求,而PETG的良好加工性能使设计构思成了可能。 2005年我国的BOPET膜消费水平平均为245克/人,日本平均为2500克/人,全球平均为260克/人。如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到达全球人均水平,则我国的BOPET膜的市场需求将到达30万吨/年以上。根据国内聚酯产能统计,1999年我国薄膜用聚酯产量为9万吨,2001年为10万吨,2003年为20万吨,预计2006年我国BOPET产能为57万吨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均消费水平将会有所增加。另外1方,如果能够适当调解行业方向,用BOPET代替常规的PP、PVC膜,相信薄膜用聚酯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家棚改会强拆吗。 膜用聚酯切片专用料的生产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,现在聚酯薄膜生产商1般采取在纤维级切片中添加母粒的方式进行,这样既增加了生产本钱,也影响了薄膜的开口性,更主要的是不能适应高速拉膜的需要。随着聚酯薄膜利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交互渗透,膜用聚酯原料品种不断丰富化,以录像切片、录音切片、普通包装切片、高透明切片、电容切片、超高速拉膜切片等专用料的出现,逐渐替换了母粒添加制膜方式。开发膜用聚酯将进1步增强上海石化聚酯技术实力,有益于产品结构的调解,为上海石化在剧烈的聚酯行业竞争中开辟1条前程。相信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、宏观经济背景好的条件下,我国聚酯薄膜的发展空间将10分巨大,作为原料膜用聚酯开发市场前景广阔。 信息来源:卓创